黑龍江省林業(yè)衛(wèi)生學校第二屆口腔工藝技能大賽于2009年12月27日(周日)上午8:00在多功能廳召開。參加人員有:校長孫忠生、副校長孫秀敏、考試辦主任玄花、學生科長江濤、教務科長孔慶芳、口腔學科主任李明波、團委副書記孫可心、督導辦主任高漢杰;評委有:李明波主任、劉巧玲老師、王杰靜老師、徐德平老師、宋巍巍老師、莊勇老師、李春香老師;協助科室有:校團委、網絡信息中心、第一年級辦、第二年級辦。參賽學生有:08中口、08德口1、2班,09中口,09德口等五個班。 會議由團委副書記孫可心主持。學生科江濤科長介紹參賽班級班主任及指導教師,口腔學科李明波主任宣讀比賽規(guī)則及評比標準,教務科長孔慶芳科長宣讀初賽勝出選手名單,校領導現場抽取各班選手名單。 比賽開始后,在監(jiān)考人員的指導下,同學們迅速投入到比賽的緊張氛圍中,校領導、教務科領導、考試辦領導、督導辦領導都來到大賽現場,觀看了學生們的比賽。同學們一致反映,大賽對實踐技能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激發(fā)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向上的精神。 附一: 比賽規(guī)則: 1.參賽選手必須提前入場,選手遲到15分鐘視為棄權。 2.參賽選手聽從監(jiān)考人員安排,當監(jiān)考人員指示比賽開始后,方可開始操作。 3.所有參評選手,不得在作品上做任何記號,監(jiān)考人員有權擦拭違規(guī)作品上的記號。 4.參賽選手要團結友愛,不得出現互相指責,辱罵等行為。 5.禁止替做、替考,考場內選手之間不得相互交頭接耳,違者視為棄權。 6.違反上述展評紀律者,組委會將取消其參評資格。 7.凡參加本次展評的選手,視為已接受上述展評紀律。 備注:后面附錄大賽考核標準 教務科 2009年12月27日 附二:口腔工藝技術專業(yè)技能大賽考核標準 考核項目一、牙體雕刻 1.考核時間:參賽選手在無參照物的條件下三個小時內完成 2.考核資源:準備標準石膏塊一塊(損壞后不給換)、橡皮碗(石膏塊浸水用)、502膠及用具(雕刻刀、筆、尺等)。 3.考核牙位:從常用的右上頜中切牙、右上頜第一磨牙、右下頜第一磨牙三個牙位中,由組委會當場抽簽決定一顆牙位。 右上頜中切牙考核標準 考核內容 | 分值 | 考核標準 | 評分標準 | 扣分 | 備注 | 唇面形態(tài) | 25分 | 1.唇面梯形形態(tài) 2.切齦徑大于近遠中徑 3.近中緣直、遠中緣圓突 4.切緣平直 5.發(fā)育溝不超過中1/3 6.近中切角直角形態(tài) 7.遠中切角鈍角形態(tài) 8.唇頸嵴的位置、凸度 9.頸曲線弧度 | 1.唇面梯形形態(tài)不協調扣1~4分 2.切齦徑與近遠中徑比例不適當扣1~4分 3.近遠中邊緣的形態(tài)與長度不準確扣1~2分 4.切緣不平直扣1~2分 5.發(fā)育溝形態(tài)不準確扣1~2分 6.近中切角大于或小于直角扣1~4分 7.遠中切角鈍角形態(tài)不準確扣1~2分 8.唇頸嵴的位置不準、凸度不適當扣1~3分 9.頸曲線弧度不適當扣1~2分 | | | 舌面形態(tài) | 25分 | 1.舌面與唇面的比例 2.切齦徑大于近遠中徑 3.近中邊緣嵴較細、直、長 4.遠中邊緣嵴較寬、圓突、短 5.舌面窩較寬而淺 6.舌隆突的位置、形態(tài) 7.頸曲線弧度 | 1.舌面與唇面的比例不協調扣1~4分 2.切齦徑與近遠中徑比例不適當扣1~4分 3.近中邊緣嵴的形態(tài)不準扣1~4分 4.遠中邊緣嵴的形態(tài)不準扣1~4分 5.舌面窩的形態(tài)不準扣1~4分 6.舌隆突位置與形態(tài)不正確扣1~3分 7.頸曲線弧度不準扣1~2分 | | | 近中面形態(tài) | 10分 | 1.近中面三角形形態(tài)(近中面大而平) 2.切緣的位置(牙長軸的唇側) 3.唇面邊緣弧度 4.舌面邊緣弧度 5.近中接觸點位置在近中切角處 6.頸曲線弧度 | 1.近中面的三角形形態(tài)不協調扣1~4分 2.切緣的位置不正確扣1~2分 3.唇面邊緣弧度不適當扣1~2分 4.舌面邊緣弧度不適當扣1~2分 5.近中接觸點位置不準扣1~2分 6.頸曲線弧度不適當扣1~2分 | | | 遠中面形態(tài) | 10分 | 1.遠中面三角形形態(tài)(遠中面小而圓突) 2.切緣的位置(牙長軸的唇側) 3.唇面邊緣弧度 4.舌面邊緣弧度 5.遠中接觸點位置在切1/3與中1/3交界處 6.頸曲線弧度 | 1.遠中面的三角形形態(tài)不協調扣1~4分 2.切緣的位置不正確扣1~2分 3.唇面邊緣弧度不適當扣1~2分 4.舌面邊緣弧度不適當扣1~2分 5.遠中接觸點位置不準扣1~2分 6.頸曲線弧度不適當扣1~2分 | | | 切端形態(tài) | 10分 | 1.切緣弧度(遠中略偏向舌側) 2.切嵴厚度 3.近遠中切角的弧度 4.唇側平坦、舌側圓凸成嵴 | 1.切緣弧度不當扣1~2分 2.切嵴厚度不夠扣1~2分 3.近遠中切角的弧度不適當扣1~2分 4.唇側不平坦、切嵴形態(tài)不協調扣1~2分 | | | 牙根形態(tài) | 10分 | 1.牙根形態(tài) | 1.冠根比例不協調扣1~5分 2.唇側不寬于舌側扣1~5分 | | | 整體形態(tài) | 10分 | 1.整體協調表面光滑 2.各部分尺寸正確 | 1.整體不協調表面不光滑扣1~5分 2.各部分尺寸不正確扣1~5分 | | | 扣分合計 | | | | 總分 | |
右上頜第一磨牙考核標準 考核內容 | 分值 | 考核標準 | 評分標準 | 扣分 | 備注 | 頰面形態(tài) | 20分 | 1.頰面梯形形態(tài) 2.近遠中緣形態(tài) 3.牙合緣的形態(tài) 4.近遠中頰尖的比例 5.頰溝的位置 6.頸曲線弧度 7.外形高點的位置 | 1.頰面梯形形態(tài)不協調扣1~4分 2.禾齦徑與近遠中徑比例不當扣1~2分 3.近中緣形態(tài)不準確扣1~2分 4.遠中緣形態(tài)不準確扣1~2分 5.禾緣的形態(tài)不準確扣1~2分 6.近遠中頰尖的比例不當扣1~2分 7.頰溝的位置不當扣1~2分 8.頸曲線弧度不適當扣1~2分 9.外形高點的位置不準確扣1~2分 | | | 舌面形態(tài) | 20分 | 1.舌面與頰面的比例 2.近遠中舌尖的比例 3.近遠中邊緣的形態(tài) 4.舌緣的形態(tài) 5.舌溝的位置 6.外形高點的位置 7.頸曲線 | 1.舌面與頰面的比例不協調扣1~4分 2.近遠中舌尖的比例不當扣1~4分 3.近中邊緣的形態(tài)不準確扣1~2分 4.遠中邊緣的形態(tài)不準確扣1~2分 5.舌緣的形態(tài)不準確扣1~2分 6.舌溝的位置不當扣1~2分 7.外形高點的位置不準確扣1~2分 8.頸曲線弧度不適當扣1~2分 | | | 近中面形態(tài) | 10分 | 1.近中面的形態(tài) 2.頰、舌尖的位置 3.頰舌緣的形態(tài) 4.近中面接觸點的位置 5.頸曲線弧度 | 1.近中面的形態(tài)不協調扣1~2分 2.頰舌徑與禾齦徑比例不當扣1~2分 3.頰舌尖的位置不準確扣1~2分 4.頰舌緣的形態(tài)不準確扣1~2分 5.近中面接觸點的位置不準確扣1分 6.頸曲線弧度不適當扣1分 | | | 遠中面形態(tài) | 10分 | 1.遠中面的形態(tài) 2.頰、舌尖的位置 3.頰舌緣的形態(tài) 4.遠中面接觸點的位置 5.頸曲線弧度 | 1.遠中面的形態(tài)不協調扣1分 2.頰舌徑與禾齦徑比例不當扣1分 3.頰舌尖的位置不準確扣1分 4.遠中面接觸點的位置不準確扣1分 5.頸曲線弧度不適當扣1分 | | | 牙合面形態(tài) | 20分 | 1.禾面形態(tài) 2.邊緣嵴的形態(tài) 3.近遠中頰舌尖的形態(tài) 4.三角嵴的形態(tài) 5.發(fā)育溝的數量與位置 6.窩的位置形態(tài) | 1.禾面形態(tài)不協調扣1~5分 2.邊緣嵴的形態(tài)不準確扣1~2分 3.近遠中頰尖的形態(tài)不當扣1~2分 4.近遠中舌尖的形態(tài)不當扣1~2分 5.三角嵴的形態(tài)不準確扣1~3分 6.發(fā)育溝的數量與位置不準確扣1~3分 7.窩的位置形態(tài)不準確扣1~3分 | | | 牙根形態(tài) | 10分 | 1.三根分叉部位 2.三根分叉角度 3.近中頰根的形態(tài) 4.遠中頰根的形態(tài) 5.舌根的形態(tài) | 1.三根分叉部位不準確扣1分 2.三根分叉角度不準確扣1分 3.近中根形態(tài)不準確扣1分 4.遠中根的形態(tài)不準確扣1分 5.舌根的形態(tài)不準確扣1分 | | | 整體形態(tài) | 10分 | 1.整體協調表面光滑 2.各部分尺寸準確 | 1.整體不協調表面不光滑扣5分 2.各部分尺寸不準確扣5分 | | | 扣分合計 | | | | 總分 | | | |
右下頜第一磨牙考核標準 考核 內容 | 分值 | 考核標準 | 評分標準 | 扣分 | 備注 | 頰面形態(tài) | 20分 | 1.頰面梯形形態(tài) 2.近遠中緣形態(tài) 3.禾緣的形態(tài) 4.近遠中頰尖的比例 5.頰溝的位置 6.頸曲線弧度 7.外形高點的位置 | 1.頰面梯形形態(tài)不協調扣1~4分 2.禾齦徑與近遠中徑比例不當扣1~2分 3.近中緣形態(tài)不準確扣1~2分 4.遠中緣形態(tài)不準確扣1~2分 5.禾緣的形態(tài)不準確扣1~2分 6.近遠中頰尖的比例不當扣1~2分 7.頰溝的位置不當扣1~2分 8.頸曲線弧度不適當扣1~2分 9.外形高點的位置不準確扣1~2分 | | | 舌面形態(tài) | 20分 | 1.舌面與頰面的比例 2.近遠中舌尖的比例 3.近遠中邊緣的形態(tài) 4.舌緣的形態(tài) 5.舌溝的位置 6.外形高點的位置 7.頸曲線弧度 | 1.舌面與頰面的比例不協調扣1~4分 2.近遠中舌尖的比例不當扣1~4分 3.近中邊緣的形態(tài)不準確扣1~2分 4.遠中邊緣的形態(tài)不準確扣1~2分 5.舌緣的形態(tài)不準確扣1~2分 6.舌溝的位置不當扣1~2分 7.外形高點的位置不準確扣1~2分 8.頸曲線弧度不適當扣1~2分 | | | 近中面形態(tài) | 10分 | 1.近中面的形態(tài) 2.頰、舌尖的位置 3.頰舌緣的形態(tài) 4.近中面接觸點的位置 5.頸曲線弧度 | 1.近中面的形態(tài)不協調扣1~2分 2.頰舌徑與禾齦徑比例不當扣1~2分 3.頰舌尖的位置不準確扣1~2分 4.頰舌緣的形態(tài)不準確扣1~2分 5.近中面接觸點的位置不準確扣1分 6.頸曲線弧度不適當扣1分 | | | 遠中面形態(tài) | 10分 | 1.遠中面的形態(tài) 2.頰、舌尖的位置 3.頰舌緣的形態(tài) 4.遠中面接觸點的位置 5.頸曲線弧度 | 1.遠中面的形態(tài)不協調扣1分 2.頰舌徑與禾齦徑比例不當扣1分 3.頰舌尖的位置不準確扣0.5分 4.頰舌緣的形態(tài)不準確扣0.5分 5.遠中面接觸點的位置不準確扣1分 6.頸曲線弧度不適當扣1分 | | | 牙合面形態(tài) | 20分 | 1.禾面形態(tài) 2.邊緣嵴的形態(tài) 3.近遠中頰舌尖的形態(tài) 4.三角嵴的形態(tài) 5.發(fā)育溝的數量與位置 6.窩的位置形態(tài) | 1.禾面形態(tài)不協調扣1~5分 2.邊緣嵴的形態(tài)不準確扣1~3分 3.近遠中頰尖的形態(tài)不當扣1~2分 4.近遠中舌尖的形態(tài)不當扣1~2分 5.三角嵴的形態(tài)不準確扣1~2分 6.發(fā)育溝的數量與位置不準確扣1~3分 7.窩的位置形態(tài)不準確扣1~3分 | | | 牙根形態(tài) | 10分 | 1.近遠中根分叉部位 2.近遠中根分叉角度 3.近中根的形態(tài) 4.遠中根的形態(tài) | 1.近遠中根分叉部位不準確扣1~2分 2.近遠中根分叉角度不準確扣1分 3.近中根形態(tài)不準確扣1分 4.遠中根的形態(tài)不準確扣1分 | | | 整體形態(tài) | 10分 | 1.整體協調表面光滑 2.各部分尺寸準確 | 1.整體不協調表面不光滑扣5分 2.各部分尺寸不準確扣5分 | | | 扣分合計 | | | | 總分 | | | |
考核項目二、全口義齒排牙、牙齦雕刻 1.考核時間:3小時 2.考核資源:準備已上好模型的牙合架、牙合托和人工牙、酒精燈,用具(46、48號蠟刀、酒精噴燈等)。 全口義齒排牙、牙齦雕刻考核標準 考核內容 | 分值 | 考核標準 | 評分標準 | 扣分 | 備注 | 排列前牙 | 35分 | 1.1.牙的位置:每顆牙四個方位均應正確 2.2.牙弓形態(tài):與頜弓形態(tài)一致 3.3.覆牙合、覆蓋關系:正確為1mm。 4.牙合平面:平分牙合間距離 | 1.1.每顆牙2分,共24分;每顆牙四個方位不當扣0.5~2分(一個方位不正確扣0.5 分) 2.牙弓形態(tài)不正確扣1~3分 3.3.覆牙合、覆蓋關系不當扣1~4分 4.牙合平面過高或過低扣1~4分(每側扣1~2分) | | | 排列后牙 | 35分 | 1.牙的位置:每顆牙四個方位均應正確 2.牙槽嵴頂線:畫出準確 3.3.牙合曲線:橫牙合曲線、縱牙合曲線均正確 4.4.咬合關系:正中牙合有廣泛接觸 | 1.1.每顆牙1分,共16分;每顆牙四個方位不當扣0.25~1分(一個位置不正確扣0.25 分) 2.牙槽嵴頂線不正確扣1~4分 3.3.牙合曲線不正確扣1~5分(一側不正確扣1~2.5分) 4.咬合關系不正確扣1~10分 | | | 蠟基托成形 | 30分 | 1.厚度:2mm 2.頸緣曲線正確 3.根突外形雕刻正確 4.整體形態(tài):基托外形美觀呈現凹斜面、伸展范圍合適、邊緣清晰 | 1.1.厚度不當(過厚或過薄)扣1~3分 2.頸曲線外形錯誤扣1~2分 3.根突外形雕刻差扣1~2分 4.4.整體形態(tài)差1~2分、無凹斜面1~2分、伸展不合適1~2分、不光滑扣1~2分 | | | 扣分合計 | | | | 總分 | | |
考核項目三、 6滴蠟塑形 1.考核時間:80分鐘內完成。 2.考核資源:準備已上好模型的牙合架、嵌體蠟、電子熔蠟器或酒精燈、滴蠟筆、雕刻刀等。 6滴蠟塑形考核標準 考核內容 | 分值 | 考核標準 | 評分標準 | 得分 | 備注 | 頸緣 | 5分 | 頸緣密合完整連續(xù),無懸突,無菲邊 | 頸緣不密合有懸突或菲邊扣1~5分 | | | 定點 | 10分 | 1.近中頰尖對下6近中頰溝牙合1/3 2.遠中頰尖對下6近中頰溝牙合1/3偏上 3.近中舌尖對中央窩 4.遠中舌尖對下6、7之間的邊緣嵴 5.近中鄰接點:牙合1/3的頰1/3 與中1/3的交界處,緊靠牙合緣 6.遠中鄰接點:牙合1/3的中1/3 與舌1/3的交界處,牙合緣稍下 7.頰側外形高點:在頸1/3近中 8.舌側外形高點:舌面中1/3 9.正中牙合、側方牙合無牙合干擾 | 1.近中頰尖定點不準確 扣1分 2.遠中頰尖定點不準確 扣1分 3.近中舌尖定點不準確 扣1分 4.遠中舌尖定點不準確 扣1分 5.近中鄰接點定點不準確扣1分 6.遠中鄰接點定點不準確扣1分 7.頰側外形高點定點不準確扣1分 8.舌側外形高點定點不準確扣1分 9.正中牙合、側方牙合咬合不準確扣1~2分 | | | 連線 | 5分 | 1.連線形成“魚嘴”狀 2.形成斜方形(近中長直,遠中圓突) 3.表面光滑 4.正中牙合、側方牙合無牙合干擾 | 1.“魚嘴”形態(tài)不準確 扣1分 2.斜方形不準確 扣1分 3.蠟型表面不光滑扣1分 4.正中牙合、側方牙合咬合不準 確扣1~2分 | | | 外形 | 35分 | 1.頰側:呈梯形,牙合緣寬頸緣窄 2.舌側:呈方形,有一第五牙尖 3.近中面:倒梯形,略比遠中面大 4.遠中面:倒梯形 5.近遠中面鄰接區(qū)呈球面 6.外形高點與鄰牙的外形高點協調一致,頰側外形在頸1/3近中舌側外形在舌面中1/3 7.外展隙與鄰牙打開角度一致 | 1.頰側形態(tài)不準確 扣1~5分 2.舌側形態(tài)不準確 扣1~5分 3.近中面?zhèn)刃螒B(tài)不準確扣1~5分 4.遠中面?zhèn)刃螒B(tài)不準確扣1~5分 5.近遠中面鄰接區(qū)形態(tài)不準確扣1~5分 6.頰舌外形高點不準確扣1~5分 7.外展隙形態(tài)不準確扣1~5分 | | | 曲線 | 5分 | 縱、橫牙合及牙弓曲線正確協調 | 縱、橫牙合曲線牙弓不準確扣1~5分 | | | 牙合面 | 15分 | 1. 溝、嵴形態(tài)正確,走行自然,主副溝主副嵴分界清晰 2.窩溝點隙清晰,不易過深 | 1. 溝、嵴形態(tài)不準確,走行不自然,主副溝主副嵴分界不清晰扣1~10分 2.窩溝點隙不清晰或過深扣1~5分 | | | 牙體大小 | 4分 | 牙體略小于或等于正常牙 | 牙體大小不準確扣1~4分 | | | 牙長軸方向 | 6分 | 1.垂直于牙合平面 2.略偏向于近中 | 牙體長軸方向不準確扣1~6分 | | | 功能 | 15分 | 1.正中牙合:接觸點10個 2.側方牙合:6個 3.正中牙合、側方牙合無牙合干擾 | 1.正中牙合接觸點不準確扣1~5分 2.側方牙合接觸點不準確扣1~5分 3.正中牙合、側方牙合有牙合干擾 扣1~5分 | | | 考核時間 | | 90分鐘內完成 | | | | 總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