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林業(yè)衛(wèi)生學校 孫相玉(編號:04-219-2) 一、成績不理想的原因 1、標本試題方面 由于學生都剛剛接觸醫(yī)學課程,害怕尸體、怕臟、怕防腐氣味等,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差,影響了對標本上的重要結構認識;其次因為解剖名詞概念多,難以記憶,導致成績不理想;此外,在實習課中教師留給學生觀察標本的時間太少,也是原因之一。 2、簡答題方面 主要反映學生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時,邏輯性差,語言不夠精煉、簡潔。由于本系統(tǒng)和跨系統(tǒng)的應用知識比較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未能適當?shù)亍⒓皶r地把相關知識加以綜合,而使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能力未能得到及時訓練。 3、選擇題方面 因為該題型有時僅掌握部分知識即可作答,因此得分率較高。但也存在學生對解剖學知識掌握的不夠全面、完整,不能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等問題。 二、改進措施 1、引導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學習動機和非智力因素對學習的影響是致關重要的。如果學生聽講后覺枯燥無味,對解剖學厭煩,上解剖課看其他書,則最后連醫(yī)學都不想學了。針對此,教師要通過情感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建立學習解剖學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如在總論的教學中,通過大量實例對解剖學發(fā)展史的介紹,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人體解剖學的重要性;通過對解剖學學習觀點的介紹使學生們對人體有辯證的認識等等。此外教師潛移默化地將深奧哲理淺析于教學之中將有助于學生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建立。 2、教學中加強理論聯(lián)系實踐 人體解剖學屬形態(tài)學范疇,需要學生對知識有立體認識,這就要求學生在實習課上親自觀察,觸摸。因而在課時上,實驗課課時約占總課時的40%,力求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利用。此外,針對學生害怕標本的心理,老師在授課時要使用各種方法予以解釋、宣傳,并結合自己學習和工作實踐與體會,幫助學生克服、消除害怕心理,從而增強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3、指導學生掌握記憶解剖學知識的技巧? 根據(jù)解剖學教學內容特點,指導學生掌握記憶知識的方法,重在啟發(fā)學生開創(chuàng)性地去學習,培養(yǎng)其自學能力。 綜上所述,通過考試反饋的信息,針對人體解剖學特點及在考試中反應出的教與學的誤區(qū),使教師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增加自身素質,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從而使學生充分掌握和靈活運用人體解剖學知識,成為實用型人才。 |